在宁德师范附小退教协“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宁德师范附小退教协 刘定山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1978年12月,我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30年来,改革开放给中华大地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jida1的实惠。香港、澳门胜利回归,我国顺利加入世贸组织,神五、神六、神七发射成功,2008年还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这一切,都说明了我国国力的不断提高。三十年来,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也不论是东部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内地,经济建设快速增长,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衣、食、住、行、用日益改善。今天,附小退教协举办“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座谈会,我想这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我们在座的退休老师基本上是1978年以前参加工作的,大家都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发生在我们家庭、学校、家乡的变化,每人心中都有一笔账。下面我就先列举几组数字,谈谈自己亲身的感受,也算带头发个言吧。
工资增长近百倍
如果我从1961年参加工作算起,当时每月的工资是31.5元,那么今年实行阳光工资以后,每月工资是3156元,正好是刚入伍时的100陪。拿改革开放前的月工资36.5元相比,也增长了87倍,这是过去做梦也不敢想的天文数字。我的工龄正好四十年,退休也近十年了。下面我把它分成五个阶段,细算了几笔账,就可以明显看出改革开放后我们工资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二十年。
第一阶段(1961年10月——1971年10月):月收入31.5元,年月收入378元,十年月总收入3780元:
第二阶段(1971年10月——1981年9月):月收入36。5元、(至77年9月)、42元(至79年9月)、48元,十年月总收入(438元——2628元、504元——1080元、576元——1152元)4860元:
前二十年的总月收入是8640元,还抵不上现在三个月的工资。
第三阶段(1981年10月——1991年9月):月工资48元、54元、68元、97元、107元,再加上各种物价补贴计247元,取一个中间值,按月工资90元计算,这十年的总收入大概为10800元;
第四阶段(1991年10月——2000年3月):工资连续增长,从九十年代初的247元到九十年代末增加到1186元;2000年3月退休金为1400多元;这九年的总收入估计在85000元(也取中间值,按月收入700元计算)
第五阶段(2000年3月——2009年1月)工资连续大幅度增加:2001年连加三级,增至1642元;2003年连加两级,月工资增至1761元;2005年再加一级,月薪为1887元。幅度更大的还是2006和2008这两次调资,分别为400元和869元。算一算退休后的这九年工资总收入大约为20万元,是前四十年工资总收入的两倍
老师们,我们在退休以后还得到党和政府这样的关怀,真是非常非常的知足了。虽然随着工资的增长,各种物价也在上升,但是我们的衣食住行用实实在在地得到极大的改善,这是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能真切地感受到的。记得六十年代在农村小学工作时,十几位女教师都处于哺乳期,由于工资低,谁也买不起牛奶给孩子喝,更不用说买苹果、玩具这些奢侈品了。今天我们大家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晚年,要真诚感激党和政府对人民教师的关怀,包括对我们退休老教师的关怀。感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感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
住房面积翻五十番
从七五年调到宁师附小算起,这三十多年我一共搬了六次家。住房从无到有,从租房到分房再到买新房,从住简易套间到单元房房,从两房一厅到三房一厅再到四房三厅三卫,不仅人均居住面积从原来的6平方米现在提高到50平方米,居室的质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记得七五年第一次搬家,我是从福安甘棠中心小学调入宁德师范附小工作,一家五口人要在宁德安家。可是搬家时我只带来一个铺盖、两个小箱子、几捆书和一张家长临时为我赶作的小圆桌,全部家当才花了3.5元的托运费。当时学校没有宿舍,我们只好租在署前市场后面的一小间民房暂住;附小没有家具,我们就向师范借来一大一小两张床铺和一张简陋的办公桌,买了五条吃饭用的凳子,家就算这样安下来了。尽管民房光线昏暗,白天在卧室都得开灯,地板潮湿,稍不小心就会滑到,但比起农村小学,条件已经得到改善了。
我们在那里住了两年,由于房东要扩建房子,我们只好第二次搬家。附小的宿舍还在规划之中,我们还得租房。七七年我们搬到离学校更近的一家民房,卧室在二楼,光线明亮,厨房在楼下,还有一个小餐厅。那一年,我们添置了第一件家具——一位朋友从屏南给我们买了一个五斗橱,孩子们的衣服可以放进各自的抽屉了。
七九年夏天,附小的教工宿舍楼竣工,我们第三次搬家。校长照顾我们多子女家庭,给我们在二楼分配了一套有里外两间卧室、面积约三十几平方米的套间,虽然没有厨房和卫生间,但是我们还是非常高兴,因为总算住进属于自己单位的家了。况且家家户户的炉灶在走廊“一字”摆开,三餐做饭炒菜,也很热闹,就是遇上刮风下雨,大家戴上草帽、撑着雨伞煮饭菜,也觉得乐在其中。只是随着三个孩子的慢慢长大,住的还是比较拥挤,里外两间卧室还得兼做书房、餐厅。那一年,我家添置了一张双人床,算是第一次睡上自家的床铺。
八五年秋天,地委机分配给我们一套两室一厅带厨房、卫生间,面积约五十平方米的小套房。于是我们第四次搬家。头一回住上套房,感觉真是好极了:孩子有了属于她们自己的小天地,大人做饭煮菜再也不用担心天气变化,别看卫生间只有三、四平米,洗澡、洗衣、上厕所可就方便多了。家里来了长辈亲友,在小客厅临时搭个铺,也能凑合着住下,我们感到知足了。那几年,我们双方的工资也从原来的三、四十元慢慢增加到一百多元。两个女儿也相继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我们经济上松了一口气,请木工做了一套新家具,其中最让孩子开心的是有了一个多层的书橱,她们的书籍再也不用东堆西摆了。同时还贷款买了一台洗衣机、一台21寸的“日立”牌电视机和一个东之芝牌的电冰箱。从此不用再到邻居家看电视,除夕夜,也不用挤在宣传部的小会议室看春节联欢晚会了。
九三年,地位机关调整干部住房,我们第五次搬家。我们搬进了三室一厅、面积达80平方米的二号楼。这一回,我们觉得最大的改善是有了一个光线明亮的书房,既作工作间,学习室,又兼作两个小外甥的小卧室。九八年,同楼的邻居们利用前面的空地进行扩进,每户增加了一间21平方米的大卧室,住房面积一下子增加大100平方米,这可是过去做梦都不敢想象的呀!趁着扩建的机会,我们把老旧的房子重新装修了一遍:天花板上加了吊顶,墙壁刷了水泥漆,地面铺了金刚板,还添置了一套新家具,整个住房面貌焕然一新,一家人非常开心。
真没想到,二00四年,我们又搬了一次家,这是第六次搬家,而且是个很大的跨越。近几年,随着东侨开发区的快速发展,一座座新的居民住宅楼如雨后春笋,许多干部、居民也渐渐买了新房,往东侨乔迁。二00三年,由大女儿的资助和我们工资大幅度增长后的积攒,在东侨花苑6号楼买了一套带车库的新房,四房三卫三厅,总面积188平方米。经过一番精心的设计与装修,我们于二00四年五月搬进了新家。新居宽敞明亮、美观大方、舒适温馨。搬进新房以后,我们请国外的女儿、女婿回来住上几天,他们也非常感慨,深深感受到祖国近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回家只须两小时
我的老家在福鼎沙埕南镇村,原来是个交通十分不便的小渔村。她三面临海,一面靠山,没有公路,只有一条蜿蜒小路连接到外乡。所以交通只能靠乘船走海路。以前没有机帆船,靠坐小舢舨,从福鼎诚关坐到南镇一般要六、七个小时,而且还得靠潮水来决定行船时间,因此常有因交通不方便而延误大事的,甚至包括生命在内,我自己就深受其害。以往父母在世时,有时抽空回家看望他们,花在途中的时间甚至比在家呆的时间还长。过去交通不发达,车辆班次少,公路不好,从宁德乘五、六个小时的汽车到福鼎城关,赶不上下午唯一一班到沙埕的班车,就得在城关住上一夜,等第二天再乘二、三个小时的区间车到沙埕,运气好的话,搭上揽客的小木船,再乘大约一小时的小船回到家。要是船上的客人不多,等上一、两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更不用说遇上台风天,就是隔岸相望,几天回不了家也是无可奈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家乡的交通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福宁高速公路通车以后,到福鼎乘车只需一个半小时,到沙埕的班车随时都有,沙埕到南镇的小船早已被机帆船和快艇所代替,乘船时间早已缩短到半小时、几分钟,更重要的是不要再受天气的制约,船只随时可以行驶。所以现在回家,要赶时间的话,由原来的两三天缩短为两个多小时了。交通一方面,加上现在已退休,一年可以好几次回家与兄弟姐妹相聚了。
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实惠随处可见,更多更生动的事例就让大家说吧。
2009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