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分腿腾跃是一项传统的技能教材内容,也是一项很有实用价值的身体锻炼项目,它与田径中的跳跃项目不同,是一项借助支撑的跳跃活动,在我们宁师附小也有很好的教学传统。
整个动作包括助跑、踏跳、支撑腾空、落地几个动作环节,其中迅速而有力的起跳是五至六年级支撑跳跃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学重点。它对增强学生体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符合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欢蹦蹦跳跳的心理特点。虽然有一定的危险性,对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挑战,但往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和发展学生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还能使学生逐步克服恐惧心理,形成勇敢、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
对于“山羊分腿腾越”这一教材,我还有一段抹不去的记忆。
30年前,也就是1981年6月份,当时在宁德师范附小教育实习时第一次接触这项体育教材。那是我实习时的汇报课,也没想多少教法,凭着胆大心细和自己的学习经历以及那时学生的良好体育素质,没有太多的保护等,教得还算顺利,如今想想还真有点后怕。记得那时也用了挂图这一教学手段,是用粉笔画在软黑板上的,汇报课“山羊分腿腾越”挂图我画老半天就是拿不出手,最后还是请同在附小实习的王明华同学帮助绘制的。
20年前的1991年7月,我参加福建省《体育课程整体改革》课题研究第一轮实验要结题,需要摄录一节课题汇报课,上的课主题是“分腿腾越上台(主席台)-前滚翻—转身跳下”,那时请了宁德师范学校刘卫星老师帮助拍摄录像。录像课送到福建师大参加课题汇报,受到省教育厅体卫处处长吴文彩和福师大陈智寿教授的好评。在这一次教学中,教材的处理上就有了很大的改进,能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主席台这一资源,克服器材不足和安全的问题,教学目标也能达到,同时锻炼身体的价值更是得到充分的体现。上世纪末,学校操场改造,旧的主席台被拆除,教学“跳山羊”的天然资源消失。
12年前的1999年7月,参加宁德市“小中高”评选,人人要上一节课,地点在实验小学。全市有两个体育老师报名。记得评委老师是福建省特级教师:福安民中杨少芳、霞浦一中游城增、宁德一中林德胜三位闽东体育元老。实小教材进度是一年级跳短绳、五年级跳山羊。抽签结果我上一年级跳绳教材。而另一位体育教师上“跳山羊”,由于对城里学生水平把握不准,教学目标制定过高,以及“山羊”的不稳定、学生第一次接触“跳山羊”,又是分组不轮换教学,教师顾首无法顾尾,一节课下来,险象环生,弄得评委老师都来帮助保护,最后这节课草草收场,这位老师因此与“小中高”擦肩而过。如果当时是我抽中“跳山羊”教材,我又会如何去面对?这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过几天徒弟黄先斗就要出阵参加“宁德市首届新课程体育教学比赛”。我们自定的课题也是“山羊分腿腾跃” (第二课时)。今非昔比的学生!安全高压的学校!失踪好久的教材!望而生畏的“山羊”!还有“小中高落选”的老师!……如何教出“味道”?怎样重焕光彩?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如何确保安全? 有待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