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

郭正光:“四谈”学生安全
作者:郭正光|ndsxd@qq.com 来源:郭正光个人网|http://www.ruangq.com
发布日期:2010-11-13 07:37:02 阅读:2095次

 

(一)
保障校园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自南平校园惨案发生后,短短几个月,校园惨案频发,让人触目惊心!如今,学校人身安全问题(包括学生与教师的人生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敏感的话题,也给广大中小学校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危机感。
最近一段以来,校长三天两头参加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会议。就说“五一”三天假期,我就参加了四场校园安全工作会议。校长们精神高度紧张,教师们工作如履薄冰。不少的中小学校长都在说:校长越来越难当了;无数的教师都在感叹:教师越来越不好当了!不少学校采取的策略之一,就是尽量减少甚至停止开展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做法可以理解,但是,长此以往又怎样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综治委主任周永康说:“社会安全最重要的是人身安全,最让人牵挂揪心的是孩子安全”。是的,学校安全牵涉千家万户,如何做好学校学校安全保障工作?校园安全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多方努力多管齐下,需要标本综合治理。如果把校园安全工作责任都推给学校,让校长承担起那些不应该属于学校的责任,让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顾虑重重,如何保证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如何让素质教育在学校中扎扎实实实施,如何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
                                    
学校要培养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00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国办发[2007]9号,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学校要在教学中贯穿公共安全教育,使学生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
        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块,分别对小学1至3年级、4至6年级、初中年级、高中年级提出了具体教学目标。《纲要》要求安全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专门课程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纲要》对小学阶段提出的安全教育目标如下:
         小学13年级:
        了解肠道和呼吸道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初步识别各种危险标志;
        学习家用电器、煤气(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
        学会在事故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求生的简单技能;
        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电话;
        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简单技能。
        小学46年级:
        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初步了解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形成远离烟酒及毒品的健康生活意识;
        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初步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三)
 
教师安全工作“三到位”
 
        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是安全工作者,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肩负着保护学生安全的职责。作为校园安全工作,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安全意识,重视安全教育。在学校,教师是学生安全的责任人,保护学生在校安全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首先,要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要依法施教。同时,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做到“三到位”:
        一是宣传到位。教师要向学生宣传安全防范与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宣传学校制订的各种安全制度;要利用各种方式,把安全意识渗透到学生心里;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让安全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各学科教师在授课时,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多种形式地进行安全教育活动,要把安全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有让安全意识扎根于学生头脑之中,学生的安全宣传工作才算做到位。
        二是管理到位。安全工作无小事,必须从细处加强管理。班主任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班级安全防范措施。在校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度过,设施设备安全、教学安全不可忽略。然而,更不可忘记课外、活动时间。如,晨会管理,课间操管理,上下楼梯管理,课间活动管理,集会管理,升旗仪式及其他集会管理,放学路队管理等等,都要考虑安全问题。教师如果发现上课学生不在场,就要及时了解去向,及时报告班主任或学校,通知家长,并妥善处理;如果遇到学生追逐、打闹、爬栏杆等有较大安全隐患的事件,就必须及时制止,并加以教育引导。安全问题往往发生在细节上,因此特别要重视细节问题的管理。
        三是沟通到位。教师如果发现学校环境或教学设施等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和学校分管部门领导或校长反映,及时加以解决。一旦发现学生中有异常动向,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情况,作出处理决策;如果需要与家长或校领导反映,沟通要及时。班级安全工作不是班主任或某一个老师的事,需要学会与其他教师沟通——配班教师间、年段教师间,形成合力抓好安全工作。班主任还要沟通家长、社会等各个方面,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及班级的安全教育工作;同时,班主任还要负责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在互通家校信息的同时,提醒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加强安全教育。
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校园安全,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努力,保障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四)
                                      
家长:请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当前,小学生在接受家庭安全教育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不少家长还是重视学业成绩,忽视安全教育;或者口头说教多,防范能力培养少。不少家长仍然随时随地充当孩子的保护伞,什么事也不敢让孩子去尝试做一做,什么有危险,哪里有危险,危险程度是多少,孩子是盲目的、无知的。其实,这给孩子带来的危险系数就更大。为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切不可忽视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要与学校积极配合,在家庭教育的“地盘”上尽责任。
        一要提醒。家长要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安全常识,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不做任何危险的活动。如,不要随便玩火、玩电,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爬栏杆有危险,不能擅自到河里游泳等等。如,一人在家时要关好门窗,有人敲门不要轻易打开;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吃的东西;上下学途中生疏的人让你坐他的车千万别坐……由于孩子小,不懂事,家长尽量不说教,多用“以案释法”的形式,通过讲故事或列举案例来提醒孩子注意安全效果会更好。
        二要引导。爱玩、好动、好奇心强,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对孩子的某些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要多加引导,明确告诉孩子,什么事情不能做,为什么;什么事情可以做,但要注意什么等等,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还要引导孩子遇到危险情况学会拨打求助电话或学会求助的其他方法。
        三要放手。要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家长也要学会放手。现在不少家长过度保护孩子,哪怕孩子吃苦受累,不让孩子做任何家务事,禁玩这玩那。其实这样并不是真正保护孩子,最多也是保护了孩子的暂时安全。如果不是危险的活动,家长要放手并鼓励孩子多参与,如果是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要放手让孩子多做,孩子在家务劳动和参与活动中,动手、动脑,在掌握技能技巧的同时,也提高了孩子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要坚持。小学生年龄小,行为的稳定性差,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要持之以恒。家长要利用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将自己耳闻目睹的有关安全案例和自己的安全经验讲给孩子听,以不断强化孩子的安全意识,培养他们的防范能力,以便在遇到类似事件时有能力应对。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8021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