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情结

当前位置:首页 >红领巾情结

寻访“红领巾水库” 牢记珍贵历史
作者:光清|ndsxd@qq.com 来源:阮光清|http://www.ruangq.com
发布日期:2011-07-24 17:15:46 阅读:1694次

 

寻访“红领巾水库”  牢记珍贵历史

少先队有热爱祖国,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光荣传统。20世纪50年代,全国少先队员开展各种义务劳动,像积肥、修水沟、除四害、扫盲、种向日葵等,以实际行动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他们用少先队集体劳动收入的一部分钱集中上缴,在最有意义或最需要的地方修建“红领巾水库”,作为少先队员对即将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献礼。柏柱洋“红领巾水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成的。

来到柏柱洋,我们不能不去看建于50年代的柏柱洋“红领巾水库”。雷锋飞老师说:“在纪念馆后山,只要登上340层台阶,站在高高矗立的“闽东苏区纪念碑”前就能看见“红领巾水库”全貌了。这340层台阶又有纪念闽东苏区创建于1934年的寓意。”登山揽胜,这可是一举双得啊!于是,在“学习先辈,勇攀高峰,以我所能尽责任”口号声中,队员们列队开始登攀了。营旗在前方引路,随着,1、2、3……340的数数声,很快,全员登上纪念碑前广场,往碑上看,“闽东苏区精神永放光芒”10个大字闪闪发光,往下看,整个柏柱洋尽收眼底。孩子们欢呼,欢笑!为自己登顶而兴奋。

纪念碑右侧有一弯湖水,那就是“红领巾水库”,只见坝上有几辆挖掘机正在工作,老师们介绍说,那是加固水库的工程正在进行着。再往远处盼望,红领巾水库的纪念碑、纪念亭掩映在绿草丛中。我把摄影机换上长焦镜头,拍下红领巾水库及周边纪念亭等景物,打开观赏镜让孩子排队仔细观看。“老师,不会是骗我们吧?我怎么看不见‘红领巾水库’的字啊?”孩子们提出了带有挑战性的话语了,他们要近距离看看“红领巾水库”景物啊!

时间已经是下午5点钟了,带领孩子们去参观“红领巾水库”再去参观苏区旧址,是不可能了。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欲望,我们决定兵分两路。一路深入斗面村,重走红军路,探寻闽东苏维埃、闽东特委办公旧址等。一路寻访“红领巾水库”。于是孩子们派出黄文浩、钟奶全跟我一起前往红领巾水库。在老乡的指点下从老区小学对面一个小巷进入,穿过一段水渠,约走500多米就到了。

爬上坝头,右侧有一座亭子,亭子下方立着两块石碑,靠大坝一侧的石碑上刻写着“红领巾水库”五个大字,另一石碑则刻写着大坝建设的过程。 

 

碑文如下:“红领巾水库,在县委的领导下,经过日日夜夜的修筑,于一九五八年建成了。

水库的主要工程是一座九八公尺长,二四公尺高,填夯七万五千土方,汇水面积六平方公里,蓄水量是一百三十万立方公尺,使三千七百多亩土地得到灌溉,从而免除旱涝为害。 

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和(在)全国亿万人民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岁月里,全省少先队员们热情洋溢地用自己的双手,以多方面的辛勤劳动捐献了十万元,这是支援老区人民征服自然的壮举。

英雄的溪炳区人民,响应党的号召,以冲天的干劲,出动了一千四百多个社员,热火朝天奔赴工地,一个个精神焕发,斗志昂扬。从黎明干到天黑,又从天黑干到黎明,经过五个多月的激战,终于建成了这座雄伟壮大史无前例的水库,从此:巨龙驯服庆丰年,恶水穷山扔一边,涝旱从今永绝世,柏柱洋变米粮川(仓)。    

碑刻的落款是:红领巾水库工程修建指挥部。”

    碑文如实地记录下了历史,它告诉我们少先队曾经有过的辉煌。

纪念亭是两层的八角亭卷檐凌空,展翅欲飞亭中彩绘描述当年火热的劳动景象,八根柱子都写有对联其中六柱子隐约可见:手临笔架绘蓝图,脚踏??奔四化。弱柳随风轻轻飘(?),金麟(?)信步慢慢游。一潭碧水映霞光,四顾环山飞翠致(?)铭刻着那个时代的豪言壮语

悠悠五十载,绵绵水库情。如今,柏柱洋“红领巾水库”还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作用。望着“红领巾水库”碧波荡漾,清流淙淙,仿佛在日夜歌唱,歌唱红领巾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贡献、歌唱党对红领巾的无限关怀。

我想红领巾“以我所能尽责任”的精神一定会成为闽东一代代少先队员的精神财富。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8021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