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天地

当前位置:首页 >体育天地

运动意外频现,谁之过?
作者:宗蕊|ndsxd@qq.com 来源:东南网-福建日报|http://www.ruangq.com
发布日期:2012-12-27 10:53:09 阅读:2797次

 

运动意外频现,谁之过?

        12月10日上午,上海杉达学院一名学生在篮球课上突然倒下,终因抢救无效去世。

     11月27日上午,上海东华大学大三学生小缪在参加1000米体能测试时倒在终点线上,最终抢救无效离世。

     11月18日,广州马拉松上,两名年轻选手先后倒在10公里与5公里的终点线前,其中一人是大三学生。

        因担心学生出事,武汉、西安、南京等多所高校的运动会都取消了长距离跑步项目。随后,西安和南京的几所高校又相继取消了中长跑测试。

    近日,接连频发的学生运动猝死,引起了国人广泛的关注与议论。现在学生的体质怎么这么差?为避免运动意外发生,就应该取消长跑吗?高校体育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针对这些疑问,记者展开了采访

    缺乏运动体质下降

        青春年华的大学生,本应是精力充沛、生机勃勃,但运动猝死的频繁发生,让人不禁为学生的体质担忧。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2011年9月颁布的2010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身体素质25年来一直在下降,与1985年相比,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

        专家指出,缺乏体育锻炼导致学生体质下降,是运动猝死频发的主要原因。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学生不爱运动,日常锻炼的时间少得可怜。“除了每周一节体育课外,其他时间很少运动。”福建师大大二学生小飞告诉记者,除了偶尔打打球外,许多同学和他一样,平时都喜欢“宅”在宿舍里上网、玩游戏、看电视剧。

        “中学时学习压力大,没时间锻炼身体。但上大学后也不爱运动,放假回来除了跟同学聚会外,很少出门。”某校大一学生小刘的妈妈很为孩子不良的生活习惯担忧,“现在孩子能玩的东西太多了,经常熬夜上网,叫他跟我一起下楼散散步都难。”有专家指出,经常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是导致运动猝死的常见原因。

        此外,很多大学生缺乏健身的科学知识,也是造成不必要的运动损伤的原因。厦门大学马拉松任课老师黄力生副教授指出,“很多人平时锻炼得太少了,不懂得如何在运动中自我保护。在长跑中出现心慌、胸闷等不舒服的现象,如果这时放慢脚步、调整节奏,而不是盲目向前冲,可以大大减少猝死发生的概率”。

    学校体育教育缺位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运动的意义几乎尽人皆知。然而在现实中,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比比皆是。虽然教育部门明确规定学生应当每天锻炼一小时,虽然竞技体育项目搞得热火朝天,但在整个教育格局中,体育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体育教育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升学率至上,导致中小学体育课被严重边缘化。学生在中小学时期缺乏身体素质的锻炼,早已埋下了隐患。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主任林致诚表示:“中小学体育教育缺失,大学体育应该加以弥补。”但现实是,多数高校并不重视体育。这一方面表现在体育课程少,绝大多数高校通常只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且每周只有一次体育课。另一方面则是体育课内容单调,难以引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难以培养学生健身锻炼的习惯。

        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取消中长跑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不可取。“开展体育比赛要有预防措施。不能因为发生一两例就什么都不干了。其一,日常教学中要教会学生长跑知识。其二,比赛前最好要体检。我们校运会3000米以上的项目,报名前学生必须要体检,没有体检合格单绝对不让参加。”林致诚说。

        “很多人不是不愿运动,而是没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厦门大学帆船协会会长黄子鉴告诉记者,他原本不怎么喜欢体育运动,因为接触并喜欢上了帆船运动,本科读化学专业的他在读研时选择了海洋事务专业,现在一天不运动就会觉得不自在。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8021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