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 走进湖南第一师范第一附属小学
- 下一篇: 互动改善人际关系 正面解读人际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
人物·浙派名师的风采——体育课要让学生收获快乐,这是一位与众不同的体育老师
从1964年走上工作岗位,他就从事体育教学的实践;如今50余年过去了,年届七十的他,依然在从事体育教学的研究。
他就是浙江省著名体育特级教师——董玉泉。“这辈子,我就做了这件事,‘痴迷’上体育了,改不掉了。”董老师爽朗一笑。难怪很多老师说,董老师比年轻人还活力四射。
我们认为的体育课,总是常规跑跳,一堂课下来就记住了“累”,可董老师的体育课不一样:“体育课应该让学生快乐,快乐从何而来——游戏。”
董老师的教学实践在全国体育教学圈内赫赫有名:当时已到中年的他,毅然选择了高中艺术体操作为自己教学的主攻方向。克服了资料少、学习机会少、会的人少的困难,硬着头皮,对着镜子自学了太空舞、韵律操、交谊舞、艺术体操和健美操,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不停地练,直到学会、学好、学美、学精,最终形成了特有的男教师上高中女生艺术体操课的特点和风格。
我们认为的体育老师,总是“粗放型”居多,欠缺一些深度,可董老师不一样:“我在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干了什么?我还可以干什么?”董玉泉经常不断地反省自己、鞭策自己、鼓励自己朝着确定的目标前进。除了做好一线授课的工作外,董老师平时最喜爱做的三件事就是:听课、摘写、反思。从教几十年中,他听课几千节,写下听课笔记几十万字,并主编了《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专题研究》等著作,参编了体育课程教材《体育》、《体育与保健》等课本和教材40余册,在刊物上发表文章及获奖论文40余篇。他深知除了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外,教师还必须要有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
董玉泉教学思想扎根拱墅教育,他的团队是典型的“名师出高徒”
对一位高手来说,最可贵的,是把自己的一身本领毫无保留地传给他人。董老师正是这样的人。
几十年来,他已经记不清帮助修改过多少篇教师寄来的论文,对基层教师的每篇来稿都认真回复,提出修改建议。近年来,董老师陆续收徒一百余人,在他的帮助、指导和共同努力下,有6位已成为特级教师,20余位被评为小学中学高级教师。说起这位师傅,无论是省教育厅教研室体育教研员余立峰,还是拱墅区体育教研员徐敏,太多话语都汇成两个字:感谢!
作为土生土长的拱墅人,虽然年近七旬,但仍对体育教育事业充满热情的董老师,在2010年9月8日正式受聘于拱墅区教育局,创办了“董玉泉名师工作室”。“七十而立、八十发展、九十而终。”面对拱墅区教育局的这份信任,董老师毅然提出了新的人生目标。名师工作室一期招收了20名学员,孵化全区体育骨干教师,加强对全区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引领区域体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区域·阳光体育的实力——一系列分量十足的政策,保障全区阳光体育运动的落实
2010年出台“拱墅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2011年首次评选“区先进体育教师、优秀教练员”;2012年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拱墅区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意见”并提出“九条措施”;同时,拱墅区教育局在杭州市率先把多年未变的体育教师服装费由500元提高到1000元;
……
所有这些“信号”,都在传递拱墅教育同一个理念:牺牲学生体质健康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
近年来,拱墅区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还把学校的体育工作纳入到了《区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当中。为了提高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拱墅优化机制载体,将学校体育工作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在对学校的绩效考核中,综合素质与学科质量的分值持平,其中学生体能素质占大部分,主要考核学生体能素质、学生近视率控制以及学生参与体育等活动的成效等。在2010年成功创建浙江省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后,拱墅区还力争在两年内,涌现出更多的省市体育特色(传统)学校。
体育工作落实得如何,体育教师的数量及业务水平是关键!为此,拱墅区在人事招聘政策上向体音美教师倾斜,每年都有不等数量的体育新教师进入教学岗位。除了成立董玉泉特级教师工作室之外,拱墅区还搭建了以“一个核心团队+四层培养梯队+众多培训基地”为特征的教师梯度成长体系,并以“运河赛课节”为平台,按教师年龄分层,进行教学比武,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此外,还要求学校体育教师订阅《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等相关阅读材料,加强教师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学校·“百花齐放”的格局——实现体育文化“一校一特色”使体育教学真正“有趣”“有效”
为了让学校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拱墅将其作为一种“文化”来建设。近年来,拱墅提出“一校一队”“一校一特色”的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思路,并给予专项经费扶持。在区教育局的支持和学校的不懈努力下,区里涌现出了一批中小学生体育个性化发展特色项目。
杭州运河学校人均活动面积只有0.6平方米,在没有大场地的情况下,学校提出“小场地、大活动、高效率”的阳光体育活动,坚持锻炼。比如进行定点跳绳、蹲跳、纵跳摸高、沿着花坛跑等形式,摸索出了一套“定点、定位、定线路”的锻炼方法。2006—2012年拱墅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学校连续七年夺得团体总分冠军。
“乐学会玩”是人民小学的办学理念。学校推出“一班一品一特色”的体育特色品牌,将腰鼓、空竹、竹竿舞等传统体育项目以班级单位进行教学传承,还获评“全国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优秀案例”。
文渊小学的太极拳,特色明显。全校四至六年级的每个孩子都会杨式、陈式二十四式,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选修七十二式、太极棍、太极剑,在每年10月的趣味运动会上进行达标考核。学校近几年的比赛成绩也很突出,共获得了300多枚金、银、铜牌,获评“杭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
行知中学是拱墅区足球特色学校,学校要求班班有球队,人人会足球。学校去年还启动了首届足球文化节,设立了班级五人制足球联赛、射门大赛、颠球大赛等环节,进一步推动了校园足球的发展、普及。类似的足球特色学校还有启航中学、外语实验学校等。
文澜中学的体育社团项目众多,其中健美操队曾拿过全国一等奖。学校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素养上获得了圈内的认可。
此外,像建新小学的射击、明德小学的“活力三跳”和北秀小学的“魔幻跳绳”、大关小学的“体艺结合”、大关苑一小的游泳、大关中学的田径等,都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些活动不仅孩子们喜欢,还辐射到家长和社区,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8021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