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天地

当前位置:首页 >体育天地

什么是名师?——名师不是标签、不是荣誉
作者:光清|ndsxd@qq.com 来源:阮光清|http://www.ruangq.com
发布日期:2012-08-12 09:50:12 阅读:2143次
 

什么是名师?——名师不是标签、不是荣誉

 

今天武夷山通识研修进入第五天。昨晚下了场阵雨,早上感觉舒服多了。自从入住武夷华南世新大酒店以来,只听说我们是处在武夷山脚下,但还没真正感受武夷山的美景。有的只是从酒店里一群群旅游团队来去匆匆的身影,传递着景区旅游快乐的氛围。但此处总算是远离喧闹市区,远离校园繁杂事务,能够静心读书的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上午,是名师个案交流。场场精彩,个个潇洒。余教授点评和总结时,脸上总是写满笑意,道出一年带徒培训,初显成效的幸福感。

首先,是名师专家团的导师王云生老师的导引。他是福建教学学院特聘学科顾问,中学化学特级教师,原福州八中副校长,《化学教育》现任编辑。他的主题是:关于“名师”的三点思考与感悟。什么是“名师”?名师是怎样的?成为名师的自身要素是什么?追问?令人沉思!

什么是“名师”?——老师说:“名师不是标签、不是荣誉,是优秀教师在教育领域中生存状态的写照。他应有成就,卓有成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他应有主张,提出并坚持不懈地践行科学的教学主张;他应有团队,团结并引领一支探索教学改革的团队;它应有影响,赢得同行的关注、认可、赞赏和效法。”

“名师”是怎样的?——王老师说:“名师在职业客观发展的趋势中自觉地否定与超越。他能认真干、被认可——受欢迎、获常识——识潮流、辩方向——善探索、有主张——有团队、成流派。”

成为“名师”的自身要素是什么?——老师说:“名师乐于奉献、追求完美。他永不满意——在自身人格完善和素养的提高上;他永不满足——在专业进修和学识提高上;他永不倦怠——在教学工作中;他不迷糊、不随波逐流——面对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思潮。”

王老师,名师三问?三答!引发大家思考,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让我们明确方向,自觉探索,永无止境。

接着,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林碧珍老师给我们带来“做有思想的教师 追求有思想的课堂”——个人成长规划和课题研究实施情况汇报。她从“追求有思想的数学课堂”的教学主张和“简约但富有思想”的教学风格出发,通过对数学教学思想的预热、转化、沉淀、延伸四环节的学习、研究、实践、深淀的循环往复探索,告诉我们她和她的福州数学名师团队开展“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中的渗透”课题研究的成长经历及成果,提出了名师成长的教学三重境界: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悟人渔识。林老师的教学主张、教学风格、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环环相扣,告诉我们名师成长靠实践,离不开实践。

接下来,福州市鸟山小学音老师金蕾给我们带来了如同欣赏优美的音乐课堂一样的个案介绍。他的汇报主题是:“乘着歌声的翅膀”。让我们感受音乐的轻松、灵动、睿智、至美。她提出“乐教善思”的音乐教学格言。她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多少年的书,而在于他用心教多少年的书,不重复自己,不断探究、不断创新,这是她自己教师职业最高的境界追求。”她对音乐教育的理解——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她的教学主张是——构建诗化课境下的魅力音乐课堂。“魅力音乐课堂”帮助学生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她的教学风格是:轻松、灵动、睿智、至美。她倡导“一个很有个性的老师,带着很有个性的学生,学习很有个性的音乐”。她提出“通过三年努力,期望能够形成诗化课境、至美课堂的音乐审美教学发展定位”。音乐课,需要诗意的经营;音乐课,追求至美的境界。一个小时,一年的浓缩;一个展示,十年的积累;一次汇报,二十年的沉淀。老师给我们名师培养人选的综合学科组老师带了个好头,引了个航向。

最后,是幼师组代表建瓯市实验幼儿园吴海云老师汇报。她的主题是:“科学玩、有效学、本土化”。她从幼儿感知特点的理性思考入题。提出现实中幼儿身体素质差的客观问题及原因,并分析幼师组织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她通过“教什么?怎么教?”来谈开展幼儿体育活动的“科学、有效、本土”的思路与方法。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选择内容——内容科学,才能有效;根据本地的条件资源选择内容,因地制宜,才科学。通过体育课、课间操、区域性体育活动、亲子体育、社区体育解决怎么教。不同的活动形式和区域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目标。幼儿老师重视学生的身体教育,这个课题和我们的体育教师是走到一起了。我感到特别兴趣。她从分层次、分年龄、分区域、分项目等人手,手段科学,方法灵活,评价、测量科学,数据说话,是很好的一个课题设计。她说:“我的课题成果,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成长,学生体质进步了,就是我的成果,对我是最大的安慰”。说得多好,名师追求什么?我看最重要的是当下——学生的进步和成长。离开孩子的发展,离开学生体质的增强,谈教师的论文、个别学生的比赛名次、赛课的成果可能都是虚无飘渺、空中楼阁。我为吴老师在学生体质方面的深入探究、科学方法、求实态度叫好。

一转眼,半天学习又过去了。对我来说,我收听了名家的解读,名师的讲解,同伴的报告,我拍摄了他们授课的精彩瞬间和课件。我看这要比到武夷山九曲溪漂流、拍摄武夷山的美景好上一百倍啊。感谢我们的名师成长团队的导师和同学们。

今天还是个丰收日,真好!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8021021号-1